返回

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疑!可我就有一个担心……”

    邓小平:“请讲!”

    丁肇中:“你们选派的人跟着我到了美国,经过一段学习之后,担心有的不愿意回国!”

    邓小平:“没关系!对我们而言,回来一半就是胜利。”

    丁肇中:“真的?”

    邓小平:“真的!回忆一下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就清楚了。清末,公派出国的和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像孙中山先生等成了封建王朝的埋葬者;民国年间,我们这一代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推翻了一个黑暗的旧中国,创建了一个新中国。在这两批留学生中,也有一些没有回国的嘛!”

    丁肇中:“是的!”

    邓小平:“像丁肇中先生、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都没有回国,不仅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为炎黄子孙争了光。”

    丁肇中:“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同时,我将根据我们科研的需要,还可以邀请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到我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邓小平:“那我就先代表政府谢谢你:用外国最好的条件,帮着我们培养科研人才。”他取来那本外文刊物,“这里有一篇经由华罗庚先生推荐发表的论文,你看看,这篇论文的作者可不可以到你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丁肇中接过这本外文刊物看了看:“就凭华罗庚先生写的卷首语,我就收下了!”

    邓小平:“那我就代作者谢谢你了!丁先生,你在北京看了一些东西,有什么意见就指出来。”

    丁肇中:“今天,我在张文裕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感到技术设备落后于时代,这会制约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邓小平:“我们承认这种落后!因为只有承认落后,才有希望。我认为科研设施的建设要从最先进的着手,高能加速器就是个重点。”

    丁肇中:“你打算如何壮大科研队伍呢?”

    邓小平:“一是要派人出去学习,二是要请人来讲学。这也就是我真诚欢迎你来北京的原因。”

    丁肇中:“据我所知,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都要来北京讲学。”

    邓小平:“我同样真诚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同时,我还希望丁先生多回来指导高能加速器的建设,这样可以搞得快一些。”

    丁肇中:“我一定会常来常往的!”

    邓小平新家的庭院

    邓小平在庭院中缓缓地踱步、凝思。

    李秘书从大门走进:“首长!罗秘书长和张主任到了。”

    邓小平闻声抬头,向大门方向一看:

    罗瑞卿和张爱萍拄着不同的手杖走进。

    邓小平迎上去,紧紧握住罗瑞卿的手:“怎么样?军委秘书长的职务,没有把你压垮吧?”

    罗瑞卿:“还可以!再说,还有杨勇、张震、洪学智他们帮助嘛!”

    邓小平:“如果身体吃不消,你就说张爱萍,是他推荐你罗长子当军委秘书长的。”

    张爱萍:“罗秘书长啊,不仅把军委日常工作管得有条不紊,而且还能帮着我们国防科委出主意。”

    邓小平指着庭院中的椅子:“都请坐吧!”他坐下之后顺手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今天请你们二位来,主要是讨论军队装备和科研问题。”

    罗瑞卿感慨地:“十年噩梦,一觉醒来,发现我们军队的装备,和世界相比实在是太落后了!”

    邓小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不仅老了,像你们二位还落下了残疾!”他转而看着张爱萍,“你那个‘三抓’是立了军令状的,有什么困难吗?”

    张爱萍:“有!主要是条块分割分散,权力难以集中。”

    邓小平:“军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必须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实施。从现在开始,权力要集中到国防科研装备委员会,由你张爱萍同志全权负责。”

    罗瑞卿:“听说全国就要召开科学大会了,我们军队也参加吧?”

    邓小平:“当然要参加!这次大会的目的有二:其一,明确肯定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年来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在科学技术战线始终占主导地位;其二,要在全国造成一种人人学科学为荣,不懂科学为耻的风气!”

    全国科学大会场地

    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摇出:

    大会标语:热烈庆祝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

    会场中数以千计的代表激动地鼓掌。

    邓小平站在主席台上,大声讲道:“方才,郭老以他诗人的气质发表了书面讲话,称这次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希望借郭老的吉言,祝愿中国的科学永远是春天!”

    会场中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邓小平:“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与会者热烈鼓掌。

    邓小平

02(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